Tuesday, September 12, 2006

“打进Local内部“

脱离Foundation旗下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呢,是终于可以正式进入专业学习,正是参与到学校各项活动和组织当中,可以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坏处呢,就是Local的老师越来越多,身边一件件T-shirt配细腿牛仔裤加帆布鞋逐渐的替代了原来熟悉的那些身影,耳边没有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方言,而是一水儿的“鸟语”。不管是好是坏,总是都是我们要经历和体验的,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在香港生活,迟早要迈出这一步的。唯一值得庆幸的事,就是在CityU不提供广东话课程的时候我还壮着胆子去跟Local说和学,在绝大多数北京人早已经因为先天条件而从学广东话的战线撤退的时候我还顽固地坚持了下来。

昨天晚上,BCH Depart的庄员给我们一帮Year1对上庄有兴趣的人搞了个聚会,其实也不过8个人,不过加上Year2的,总共也有20个吧。到了之后才发现只有我一个是内地的,剩下全是Local。其实我早就应该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本身从Foundation进入BCH就只有屈指可数的5个人,而且用脚趾头应该都能想到另外的四个姐妹是一定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的。其中Year2的Patrick是我的Student Mentor,真不明白Department是怎么拣的,居然拣到Patrick当我的Mentor,这家伙几乎是半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如果真讲,除非我把它当广东话听,否则还不如广东话容易懂呢!好在我还将得到一些广东话,否则我们俩就真的只能用英语交流了。

虽然语言不同,但是大家的热情让我们很快熟识了起来。Sing爷、阿Sam他们四个都是从HKU SPACE上来的,用Sing爷自己的话说是一帮很不正常的人,而且传说中还有什么“四大天王、风调雨顺”之类的口号。我一直觉得Kracer长得很小的样子,没想到他居然也是从Associate Bachelor上来的,好像是84年出生的。搞了半天,好容易碰到I-Ding是87的,却是5月份的,合着我成了最小的!不过听到他们在旁边疯狂抱怨自己老了,心里竟有些窃喜。

聊着聊着,大家渐渐的安静下来了,不只是累了还是像开始私下交流了,Patrick这个家伙却很鬼马的要一个个单独采访,C学姐更是狠,说因为我没有去参加O-Camp,要趁这个机会好好了解了解我。老天!哪是我不想去O-Camp,是怪你们这帮人把邀请信发到宿舍,我人在北京,怎么报名嘛!忘记是谁提起来的,好像是家乐学长(人称66年出生的)问大家会不会担心上庄搞掉GPA,便被人引申到拍拖上面了。这倒是很新鲜的,在他们看来,上庄影不影响GPA是一回事,应不影响拍拖好像成了更重要的一回事!或者说,上庄影不影响GPA完全取决于有没有拍拖!这是什么逻辑啊!不是说香港人从小就拍拖,到大学到已经不以为然了吗?怎么还会把这事儿有头有脸的摆出来讲?不过这也看出来香港的八卦能力是全民性的,短短几分钟,就已经把Eunice有过三个男朋友、Kracer很体贴女朋友、阿Bong“没人要”的底细全翻出来了。

JJ问我会不会害怕语言有问题,没想到被I-Ding一下子接过去了,非说我的英文超好,搞得我是非常的不好意思。我说:“咦?刚才不是一直在跟你们讲广东话吗?你们有听过我的英文?”他们都纷纷说听单独的词就能听出来啊,比如:Mentor。我越听越糊涂,mentor?Mentor怎么了?阿Sam就一定要我再说一次,我说了之后他们都开始狂叫:“喔……”后来Kracer给我解释,如果是他们一定会读:Men-ta。哦!我恍然大悟,Local英语啊,那我懂了。的确,跟那些各种各样Li-ba(Library)、Mas-ta(Master)、Fie(Three)凡此种种相比,我不谦虚地说一句,自己的英语的确很不错,起码就发音来讲。而且跟exchange混了这么长时间,没点长进也的确说不过去了。他们说虽然出身于英文中学,不过很多老师(他们还习惯于叫先生)自己的发音都有问题,而且从来没教过他们音标,所以几乎绝大多数的人说英语的能力还很差,他们擅长的其实只是听、读和写,虽然没有不敢讲英语的羞涩,但讲出来的往往感觉很生疏。那我也跟他们说了实话,其实我的词汇量还是很小的。

吃吃饭、聊聊天、胡扯吹水一番,就已经接近11点了。想到休易还在PolyU翘首企盼她的电扇回家,我便跟学姐打了招呼计划先走一步。没想到这时候又被Eunice拉出去玩游戏,叫什么“好好玩”之类的——一听就是Local才起得出来的名字。玩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又是那种整人游戏,顿时可以想象出所有香港的O-Camp是怎样的变态了,也顿时意识到像“真心话达冒险”这样的东西是怎样的流行了。想到去年夏天,听秦一说香港人大半夜出去拔河时还觉得不可思议。时隔一年,我已经学会了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今天上西班牙语课,和Dolphin、Bob一起上Lecture,不过之后的Tutorial就只有我一个内地的了,当然还有个Half Brazilian half Cantonese、Half Filippino half Cantonese、一个美国exchange和一个ABC。反正就是在别人都说Yo soy China/Chino de HK的时候,我说China de Pekin。这是我第一节Spanish的课,旁边Local女生Rose也是个很热心的人,而且普通话讲得还不错。我想练广东话,她想练普通话,于是约定我跟她讲广东话、她跟我说普通话——诡异的对话方式!想当初按照英语的方式猜测我们老师Angel一定是个女孩名,却突然发现如果按照Espanol,是个地地道道男子名,一时间让我改口跟Heidi说“He...”还真不太习惯。但看到Angel好像又看到了当初Dean的影子一样,一天三个小时的课下来,只是很开心。

正式开始上课两天了,跟Local的确混得不少,以至于昨晚跟休易通电话的时候,说地到京片子的时候真是打心眼儿里觉得爽,就好像跟我同屋exchange他们混多了之后,周六跟基金会的弟兄们说普通话也觉得痛快一样。爽归爽、痛快归痛快,现在咱们也是有身份的Year1的人了,用Tina的话说,叫:“Refreshman”,我们的目标就是:“没有蛀牙”和“打进Local内部”!同志们,加油吧!

7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我彻底服了…… 姐你也太太太太能写了……

Anonymous said...

er...where's my name.?

i am sad that u didn't mention my name at all..

Jamie said...

4po? can i have ur real name, pls? i'm not done with that friends' list. But Sorry, anyway.

Anonymous said...

你学西语还真不知道怎么样~
会不会和英语混啊

?????? said...

Year1了 好象很活跃嘛 加油啊~~话说广东话确实挺难的 这么长时间都玩不转。。。

Anonymous said...

?????是我。。。
by 魃镡蹴瘴覃丌

Anonymous said...

哈哈,蛮有意思亚。想到当时在香港他们的发音来着就觉得挺好玩的。我们在琴房还聊过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