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朋友的催促下,本人终于决定更新Blog了。突然发现荒废许久之后,言语水平明显下降了不少。无奈之余,更几分悔憾。上周日,在将近一个月的四处辗转之后,终于在日本,这个叫筑波的小镇里安顿下来了,我将在这里度过整个夏天。
自五月二十六号开始,从香港到北京,再回香港,去日内瓦,回程到伦敦,回香港再去北京,然后又回香港,在第二天又飞东京,最安定的不是住的地方,而是身边一路陪伴我的黑色行李箱。星期天,当我筋疲力尽,被不同时区折磨得头晕脑涨地拖着行李走进公寓时,浑身释然。筑波,这个一直被我称作in the middle of nowhere的地方,闷闷不乐地用淅沥沥的小雨迎接了我。而这并不会令我介意,相反,这个绿色小镇在雨雾中显现出的宁静与恬美深深地打动了我。筑波早年一直以农业为主,近几年才被政府开发为科技城,国家级的研究机构便一水儿的在这里落了脚。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于是乎,商场、歌厅、餐馆、理发店、电影院应有尽有,连Starbucks也在公路旁边四处无人的地方直愣愣的扎了根,相比起从前见到闹市区的Starbucks,不仅让人担心这间咖啡屋的生意。但这应该是杞人忧天了。听学长讲,正因为筑波是个科技城,周围生活的人往往都是国外来的科研人员,他们多数都很有钱,而且因为离家在外,正好为这些生意创造了绝佳的市场。据说连东京在有些方面的消费水平都比不过这里。
又是一个安静的城市,筑波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日内瓦。一样是负有特殊使命的城市,只不过不同的是日内瓦的历史更悠久些,名气也更大些。既然话说到这儿了,不妨让我仔细回味一下日内瓦的最初印象。
和筑波一样,近二十天前,日内瓦也在我饱受折磨后给了我最温柔的拥抱。Oasis的航班凌晨十二点从香港起飞,于是我们在九点半就被集合在了机场。谁料飞机迟到一个小时,第一次刚起飞之后发现机械故障,又降下来修了一个小时。好容易经过十二个小时疲惫的飞行到了伦敦的Gatwick,却又错过了我们飞往日内瓦的航班。在Gatwick百无聊赖的等了六个小时之后,终于登上了Easyjet的飞机,却又被告知因为机场繁忙起飞将再次被延误。得知之后除了满心痛苦,再也没有第二种感觉。EasyJet是个低成本航空公司,到了日内瓦,我已经饥渴难耐。然而这个城市用它柔美的日落,洁净的空气,精致的建筑硬是把我的不满、愤怒、疲劳统统压制了下去,让我不得不换上轻松的心情来仔细观察它。
日内瓦湖坐落于城市中心,湖心一束高耸入云的喷泉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也为日内瓦人的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与惬意。人们在湖边散步、纳凉、聚会,钓鱼。在一片瑞士国旗和日内瓦市旗的海洋里,没有人能置身于外,因为所有大脑中的感知早已被这个城市紧紧相连在了一起。你的所想只被限于享受日内瓦的生活和体会日内瓦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就像今天的筑波,在绿荫丛丛的环绕下,你的视野被满街富有日本传统的招牌所填满,一排排日本本土汽车驶过之后,相信你的头脑里只能剩下两件事:竭尽所能去接触这一方文化,和全力以赴完成科研使命。
两个地方也都是原始交通工具的天堂。在日内瓦古城,你可以走路逛遍全城,而在整个城市,有轨和无轨电车能够带着你轻松而环保地到达任何目的地。现在,在筑波,我们便回归到了自行车时代,每天骑车上班下班,逛街吃饭。没有公路上肮脏的汽车尾气和柏油散发出的燥热,每天在高大的树林间穿梭告诉你什么叫自然。
(未完待续)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